在壓鑄生產中,壓鑄件出現拉傷、拉痕、粘模傷痕是不少企業常遇的難題。這類缺陷不僅影響產品外觀美觀度,還可能削弱產品結構強度,導致不合格品率上升,增加生產成本,甚至耽誤訂單交付。今天,我們就從缺陷現象入手 ...
|
在壓鑄生產中,壓鑄件出現拉傷、拉痕、粘模傷痕是不少企業常遇的難題。這類缺陷不僅影響產品外觀美觀度,還可能削弱產品結構強度,導致不合格品率上升,增加生產成本,甚至耽誤訂單交付。今天,我們就從缺陷現象入手,一步步拆解原因,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,幫大家輕松應對這一生產痛點。 這類缺陷有著明顯的特征:沿著壓鑄件的脫模方向,由于金屬與模具表面發生粘附,或是模具制造時傾斜角度(鑄造斜度)過小,鑄件表面會出現明顯的拉傷痕跡。輕微時只是細細的劃痕,嚴重情況下會形成大面積的拉傷面,更有甚者還會伴隨裂紋產生,直接導致鑄件報廢。 一、常見原因: 想要解決問題,就得先摸清根源。壓鑄件出現拉傷、拉痕、粘模傷痕,主要源于這11個常見原因:? 1、模具結構“不達標”:型芯或型壁的鑄造斜度太小,無法滿足正常脫模需求;更嚴重的是,部分模具甚至出現倒斜度,直接阻礙鑄件順利脫出。? 2、模具表面“有瑕疵”:型芯或型壁上存在壓痕,鑄件成型時會與壓痕處產生摩擦,進而引發拉傷。? 3、金屬與模具“粘太緊”:合金在成型過程中直接粘附在模具表面,脫模時就會拉扯鑄件形成傷痕。? 4、脫模與安裝“偏了位”:鑄件頂出時受力不均導致偏斜,或是型芯安裝時軸線偏移,都會讓鑄件與模具發生錯位摩擦。? 5、模具表面“太粗糙”:型壁表面沒有經過充分打磨,粗糙的表面會增大與金屬的摩擦力,造成細條狀的拉傷痕跡。? 6、涂料噴涂“不到位”:模具涂料噴涂時存在漏噴區域,未被涂料保護的部位容易與合金粘連,引發拉傷。? 7、合金成分“不匹配”:鋁合金中含鐵量過低,低于 0.6% 時,合金的粘附性會增強,容易粘在型腔表面。? 8、溫度控制“超了標”:合金澆注溫度過高,或是模具工作溫度超出工藝要求范圍,都會加劇合金與模具的粘附。? 9、澆注系統“設計錯”:澆注系統布局不合理,金屬液直接沖擊型壁或型芯,不僅會沖刷模具,還會導致局部粘連拉傷。? 10、填充速度“太快了”:金屬液填充型腔的速度過快,會加大對模具表面的沖擊和摩擦,尤其容易在澆口處引發拉傷。? 11、模具表面“少處理”:型腔表面沒有進行氮化處理,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不足,長期使用后容易出現粘附和拉傷。? 三、解決問題? 1、找到原因后,針對性解決就變得簡單。不同的拉傷表現,對應著不同的解決辦法:? 2、若鑄件拉出亮痕、不起毛:多是模具鑄造斜度不足導致,只需修正模具,按照工藝要求保證足夠的制造斜度即可。? 3、若拉傷伴隨拉毛甚至拉裂:大概率是型芯或型壁存在壓痕,此時需對壓痕處進行打光處理;若壓痕嚴重,則需更換型芯或對型壁進行焊補修復。? 4、若拉傷處明顯起毛:主要是模具表面不夠光滑,通過拋光模具表面,降低摩擦系數,就能有效解決。? 5、若單邊出現大面積拉傷,且頂出時有異聲:通常是模具結構不合理,導致頂出偏斜或型芯軸線偏移,需重新修正模具結構,確保脫模和安裝精準。? 6、若拉傷呈細條狀、且有多條:這是模具型壁表面粗糙的典型表現,對型壁進行打磨拋光,讓表面達到工藝光滑度要求即可。? 7、若模具表面過熱、且均勻粘鋁:多是涂料噴涂漏噴導致,需調整噴涂方式,保證涂料用量薄而均勻,確保模具表面無漏噴區域。? 8、若鋁合金頻繁粘模:檢查合金含鐵量,若低于標準,需將含鐵量調整至 0.6%~0.8%,降低合金粘附性。? 9、若型腔表面(尤其內澆口附近)粘附鋁合金:說明澆注溫度或模具溫度過高,需降低澆注溫度,并將模具溫度控制在工藝要求的范圍內。? 10、若型壁或型芯粘附鋁嚴重:多是澆注系統設計不當,需調整內澆口的位置和填充方向,避免金屬液直接沖擊模具部件。? 11、若模具型腔內澆口處沖刷嚴重、且伴隨粘鋁:這是填充速度過快導致,適當降低金屬液的填充速度,就能減輕沖擊和粘連。? 12、若型腔表面經常粘附鋁合金:核心原因是未做氮化處理,需對模具型腔表面進行專業的氮化處理,提升表面硬度和耐磨性,從根本上減少粘附。 東莞市美雅化工有限公司20多年專注高端脫模劑研發和生產、輔料供應,助您買到環保好用的脫模劑產品。 全國脫模劑咨詢熱線:0769-22623512 更多脫模劑資訊請瀏覽官網:http://www.ch-trade.com.cn 櫻井脫模劑(一個集復合材料、壓鑄、聚氨酯、金屬、橡膠、EVA、PU等行業領域于一體的綜合性專業采購脫模劑平臺) |
請發表評論